文|墨染雨煙編輯|墨染雨煙醫院,一棟通體都為白色的建筑里,藏滿了人間的悲歡離合,見證了無數家庭的“陰晴圓缺”。
文|墨染雨煙
編輯|墨染雨煙
醫院,一棟通體都為白色的建筑里,藏滿了人間的悲歡離合,見證了無數家庭的“陰晴圓缺”。
有人從這里開啟新生,也有人從這里為人生劃上句號。
01.“開掛”式前半生
閆宏微,一位來自山西的普通農村姑娘。
她從小刻苦努力,自律好學,最終如愿考入南京理工大學。
之后閆宏微一路碩博連讀,從“丑小鴨”成為了眾人艷羨的“白天鵝”。
在南京理工大學的十年,閆宏微度過了最美好的青蔥歲月。 她與愛人吳先生相識于母校,在不由分說的畢業即分手的“愛情魔咒”里,他們卻擺脫桎梏,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大學畢業后,閆宏微順利地與丈夫結婚生子,謀了高校老師的職位,還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落戶,按揭買房,那時一切都很美好.....
02.命運羅盤第一次轉動
然而,在她30歲、孩子才3歲的時候,卻因為一張癌癥通知單,提前為她的人生畫上了休止符。
2017年,正在外地出差的吳先生突然接到了來自妻子的電話,平日里樂觀開朗的閆宏微在電話中哭得梨花帶雨:“我好像得了絕癥,醫院化驗單顯示我胸口里有一塊腫瘤,情況不太樂觀。 ”
聽到這個消息的吳先生心頭一顫,他多么希望這只是上天給他們開的一個玩笑,可殘酷的事實卻從未禮讓他們分毫。
結束通話之后,他決定飛速向公司請假回家,陪伴自己的妻子,經過醫生的再次復查,閆宏微被確診為三陰性乳腺癌晚期!
通俗地講,這種病區別于普通的乳腺癌,其癥狀更為嚴重,病人及醫生戰勝它的幾率也極其的渺小....
這也就意味著,內分泌治療以及已被研發用于臨床的靶向藥物對她都沒有效果,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化療這一條路。
孔子曾云:三十而立。 如果不是那張確診單,在上有老下有小,不能病也不敢死的三十歲。 誰又能想到,這個正值事業黃金期活潑向上的女子,竟確診了乳腺癌晚期!
03.希望渺茫,如何與命運抗爭?
一年52個星期,閆宏微有三36個星期都在化療,而副作用則是不間斷的嘔吐,掉頭發,膚色發黑。 讓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分崩離析,以此達到殺死體內癌細胞的目的。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這些化療藥物,對閆宏微的癌細胞來說,都未能傷及分毫。
這是閆宏微在第五次化療之后的獨白。
輕松調侃的背后,多的是無奈和絕望。 這一場無妄之災,讓她沒有絲毫逃脫的機會。
其實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走廊內,像閆宏微這樣的癌癥病人還有很多。
醫院排隊就醫的間隙,閆宏微和鄰座大哥聊天,幾經交談,她發現身旁的癌癥病友竟和他同歲。
倆人談笑風生,渾然不像兩位癌癥患者的對話。
33歲的年紀,孩子,是他們避不開的話題。
同樣的,孩子也是閆宏微唯一的軟肋。
當聽說病友的孩子已經8、9歲了,閆宏微的眼淚還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我的孩子只有三歲。 ”
癌細胞發展得非???,彼時的她甚至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陪孩子度過她的四歲生日....
之后閆宏微便頻繁地往返于家和腫瘤醫院之間,一周一次化療,42天一次復查。 閆宏微與癌癥,抗爭了整整一年。
后來醫生告訴她,可供她選擇的化療藥物已經非常有限,即便是當下公認的比較有效的鉑類藥,閆宏微也已經用過兩次了,可結果依舊收效甚微....
一次次的宣告失敗,如同一次次被命運拋棄,一次次被宣判“死刑”。
就像她在某天深夜做的那個很絕望的夢一樣:
言語中盡顯束手無策的不甘和透骨酸辛的遺憾。
但她從來都沒打算放棄。
04.是絕處逢生?還是命運的再一次捉弄?
最終黃天不負有心人,在與一位病友偶然的交談中,閆宏微得知美國的安德森癌癥中心醫院曾有過成功治愈乳腺癌的案例,聽完這個消息后,她一度徹夜難眠。
2018年大雪過后,閆宏微決定前往美國試試,她想嘗試爭取更多的機會。
丈夫吳先生在得知此消息后雖心有顧忌,卻依舊無條件支持妻子。
準備階段,夫妻倆在家中一遍遍模擬面對簽證官的場景,相比于丈夫的猶豫不決,閆宏微顯然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患病一年,年邁的母親兩鬢漸白,三歲的女兒已經可以一字不落的背下三字經了,這讓她如何舍得撒手而去?
閆宏微和丈夫吳先生一直在和病魔作斗爭,一天都不曾懈怠。
為了去美國治療,兩代人幾乎傾盡全力,最終籌款16萬元人民幣。 (約24000美元)
雖然希望渺茫,但為了家庭,閆宏微不得不搏,母親女兒以及體貼的丈夫就是她竭盡全力也要戰勝癌癥的全部原因。
臨行前,閆宏微把一老一少送回山西老家,她騙女兒說:“等媽媽工作完,就去看你。 ”
直到火車緩緩開動的那一刻,她才回首和女兒揮手再見,眼神里滿含不舍。
閆宏微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派出所給女兒改名。
小女兒名叫“吳思妍(閆)”,首末兩個字取父母姓氏,諧音是吳爸爸思念閆媽媽。
但自從閆宏微患病之后,家里人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吉利,于是他們商量著,給女兒改名“吳怡臻”。
隨后閆宏微面向鏡頭調侃,一個擔任思修課的老師,竟然還相信這些莫須有的東西,“是不是很丟人?”
臨走之前閆宏微再次詢問工作人員,“女兒能否再改回吳思妍這個名字。 ”
倘若自己遭遇不測,名字便是自己與女兒唯一的聯結…
05.赴美治療,能否絕處逢生?
如果要問,為了活下去,你愿意走多遠?
閆宏微的答案是:從上海到休斯敦,飛越10000公里。
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是世界上有名的腫瘤醫院。
2016年,在這家醫院接待的三千多名病人中,像閆宏偉這種癌癥病人,有四百多位。
安德森癌癥中心之所以有名,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內到外都在努力給病人營造一個輕松的環境。
醫院里有隨處可見的沙發,玩具,金魚,就像是一個酒店。
但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保險,在這里看病將會是天價。
一系列檢查,閆宏微已經花掉了兩千多美元。
5000美金的醫生問診和血常規檢測,21000美金的肺部穿刺手術。
都還沒開始用藥,就已經花費了十幾萬人民幣....
一再超出當初看病的預期費用,讓夫妻倆如坐針氈。
又等了十九天,穿刺的結果仍然沒有出來,治療結果也沒有拿到,再三思量之后,閆宏微決定回國。
但就在出發前一天,閆宏微收到了來自醫院發來的穿刺報告呈陽性的結果,這意味著,她或許有希望了!
在早春的午后,在異國他鄉出租屋的一處角落里,命運給幾次宣判“死刑”的閆宏微,打開了一扇窗。
回家的路上,閆宏微喜笑顏開,兩個月沒見的女兒緊緊地抱住她,她覺得這像是一場夢。
06.命運的羅盤再次轉動....
回國后閆宏微又進行了詳細的復查,然而這一次,命運之神依舊不懂得“客套”。
經過多次權威檢測結果得知,閆宏微的每個病灶依舊在持續增大,腫瘤惡化了。
拿到診斷報告后閆宏微看了很久,她想抑制自己的眼淚,可眼睛卻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一樣,又好像只是水從眼里涌出,她滿心遺憾,卻哭得悄無聲息。
這一路走來,閆宏微的抗癌之路異常艱辛,她幾乎嘗試了所有的辦法來對抗癌細胞,但一次次被證明,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不過對于閆宏微來說,毋庸置疑,兩次診斷結果給出的方案沒有哪次是包治百病。
事實上她也并沒有時間考慮這些,當務之急,是決定先采用哪一個方案。
一周后,閆宏微決定去香港購買一種昂貴的靶向藥。 這種藥一粒一千四百塊錢,價格堪比黃金....
但即便如此,依舊有很多癌癥患者趨之若鶩,對于很多身處絕境中的癌癥患者來說,擁有服用靶向藥物治療的機會,已足夠幸運。
07.直面病痛,定期體檢
這就是我們與癌癥抗爭的現實,金錢,往往代表著更多的與癌癥抗爭的可能性。
而我國也正在努力把靶向治療藥物,納入國家的醫保目錄,為癌癥患者創造更多的機會。
在人類與癌癥的數次戰役中,醫生們和患者們同舟共濟,取得了很多勝利,但對于癌癥治療,依舊處于冰山一角的階段,根本談不上攻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將生命和尊嚴放在更高的位置。
最后,也呼吁廣大網友每年能夠定期體檢。
及時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才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胸豁達,少生氣。 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
畢竟,這世間,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
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第一要義。

相關推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僅提供信息檢索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691227327@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